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颜真卿:心正则笔正

2019-06-17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刘根勤

  

  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的柳公权,在劝谏唐穆宗时,曾说过一句名言:心正则笔正。颜真卿可谓这种气质的巅峰

  ◎刘根勤(副教授、中山大学博士后)

  ◎本文责编∕李焱鑫

  颜真卿的大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他首先是以书法家知名。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则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今年春节前后,《祭侄文稿》在日本展出,展览名为“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中国舆论多有不解。著名作家许石林先生发表文章说:岂不知,此正得古人书法之本义元妙——概《兰亭序》是游宴酬唱之所作,固然至佳,美妙无与伦比;而《祭侄文稿》为忠烈悲愤之气所凝,固当以祭侄稿为第一。因其遇而尊其人,因其人而尊其字。日本人如此用心,无非三个字:尊忠烈。

  对熟悉历史的人而言,颜真卿的事功,其实不亚于他的书法,可以与那些民族英雄相提并论。他的人品,更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楷模,不但远超书法领域那些大人物,就是放到整个中华道德榜上,都是第一流的人物。

  一

  颜真卿很幸运,生长在一个底蕴深厚道德高尚的家族。

  中国有“孔颜曾孟”四姓一家的说法,所以颜是一个高贵的姓氏。颜真卿亲自撰写《颜家庙碑》,其中一段话提到他最引以为豪的祖先:洪惟累祖之耿光丕业,有若子泉、弘都之德行,巴陵、记室之书翰,特进、黄门之文章,秘监、华州之学识。

  其中,子泉就是“复圣”颜回,特进是与谢灵运齐名的文人颜延之,黄门是颜之推,他的《颜氏家训》堪称中国最经典的家训,秘监是大学者颜师古,颜真卿的曾伯祖。他们家族,官做得大,人品更好,而且个个一手好字。

  颜真卿祖籍琅琊就是现在的山东临沂。从他的五世祖颜之推起,家族就生活在帝都长安。他比杜甫大三岁,经历了唐代从崛起到极盛到衰落的完整变迁,可以说是阅尽繁华与沧桑。

  颜真卿三岁丧父。他事母至孝,13岁时随母亲移居苏州外祖父家,26岁中进士,开始从政。他曾在江西临川担任内史,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使当地“浇风莫竞,文政大行”,颇受朝廷赞誉。经两次提升,他担任监察御史,这个就厉害了,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巡视组长,奉命巡查河东、陇州,就是山西、甘肃一带。在巡视五原时,平反冤狱,受到百姓称赞。当时有一个传说:五原冤情深重,天又干旱,颜真卿平反后,天降大雨,五原百姓称此为“御史雨”。

  颜真卿快60岁时,还在江西抚州做过刺史,当时县上有一个叫杨志坚的读书人,有学问,但家中贫困,妻子想要与他离婚。颜真卿得知后,认为妻子不但不能帮助丈夫,还在患难之时离去,如果任随改嫁,会影响不好。他最终同意改嫁,却判处妇人二十大板。随后还给杨志坚在军队中找了个职务,资助他粮食布匹。

  他的宽厚与正直,深得人民的爱戴。但他做京官时,却屡次受到不学无术嫉贤妒能的领导的排挤。去抚州是权臣元载的意思。此前,他得罪了炙手可热的杨国忠,几次被贬,最后被排挤到平原做太守。

  这次经历,成就了颜真卿一生的事功。

  二

  当时平原属安禄山的辖区,颜真卿到任后,很快看出安的狼子野心,暗中防备。他借口防洪防灾的需要,派人疏浚河道、高筑城墙、登记壮丁、囤积粮草,为未来战事做准备。闲暇时便约上一群文人朋友喝酒写诗,树立无所事事的文艺人设,降低安禄山的警惕。

  755年底,安禄山正式起兵,惊醒了大唐繁华梦。河北官军吓破了胆,或降或逃。“梨园领袖”李隆基直跳脚:“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

  只有颜真卿治下的平原固若金汤,顽强抵抗。河北诸郡闻讯,纷纷响应,杀掉安禄山任命的官员,共推颜真卿为盟主。颜真卿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也在义军之中。义军牵制了安禄山的兵力,缓解了潼关和长安的危机,立下大功。安禄山听说后方生变,急忙撤回兵马,攻打常山。

  常山危急,颜杲卿率领部下顽强抵抗,直到弹尽粮绝,城破被俘。在叛军大营,颜杲卿对安禄山怒目而视、骂声不绝。叛军气急败坏,割掉了颜杲卿的舌头。颜杲卿在含糊不清的骂声中壮烈殉国。常山一役,颜氏家族30余人为国捐躯,包括颜杲卿及其儿子颜季明、外甥卢逖等。

  此时颜真卿却无暇沉溺悲痛之中。唐廷将他升为户部侍郎兼本郡防御使,不久又让他任河北招讨采访使、工部尚书、御史大夫等官职,指挥平叛。两年后他才抽出身来,将杲卿、季明和卢逖的遗骸迁葬长安凤栖原祖坟,并写下《祭侄文稿》。

  这篇文章追述杲卿父子舍身成仁之事,点画之间,感情激荡。颜真卿在书写时椎心泣血,根本无法刻意经营法度、笔墨,纯粹是天性与才华的自然流露。其实专业人士知道,这才是最高境界,诚所谓书法不如信札,信札又不如手稿。

  《祭侄文稿》受到后世极度推崇,这是颜真卿没想到的。他更想不到的是,安史之乱结束后,宫廷争斗依然无休无止,还有更大的灾难在等着这位国家栋梁。

  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联合几路军阀公然反叛,各自称王。政府军连连失利。当时宰相卢杞向唐德宗进言:“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卢杞是历史上著名奸臣,视颜真卿为眼中钉。机会来了,卢杞说了上面那番话。唐德宗一听,便诏令颜真卿去劝降李希烈。诏令一出,满朝皆惊。大家都知道,这对颜真卿来说,就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

  75岁的颜真卿心如明镜,但他义无反顾,一路向东。途经洛阳之时,东都留守郑叔则说李希烈反状已明,此去必定凶多吉少,力劝他留在洛阳,等待朝廷其他旨意。颜真卿回答了六个字,便继续前行:“君命也,焉避之!”

  面见李希烈,颜真卿还没来得及宣抚,李的1000多个干儿子拿刀弄枪围住他,谩骂威胁。颜真卿面不改色。李希烈见这么多人都无法吓住这个老人,装模作样请他入住馆舍,之后派人不断劝说。颜真卿始终不从,李希烈便把他囚禁起来。

  为了让颜真卿归降,李希烈无所不用其极,以活埋为威胁、让投降的唐军将领劝降、用死去唐军将士的头颅炫耀,都没能让颜真卿改变自己的心志。实际上,年逾古稀的颜真卿在囚牢中,早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遗嘱、墓志、祭文。

  785年8月24日,被囚两年有余的颜真卿壮烈殉国,浩气长存。

  三

  颜真卿一辈子得罪了很多权贵,杨国忠、元载、袁傪、杨炎、卢杞,不一而足。朱熹夫子说他“有忠义而无智”。

  实际上这是世家大族共同的特征,也是儒门做人做事的风格:秉持正道与直道。这一点酷似他们祖先颜回的师兄子路。颜回死于贫病,但如遇大是大非,一定也是这种做派。他那句“夫子在,回何敢死”,充分表明他做人的底气与底线。

  颜真卿被害后,朝廷上下与三军将士都流下了悲痛的泪水。唐德宗昏庸,但有时却很聪明,他评价颜真卿的为人:“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属贼臣扰乱,委以存谕,拘肋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为他“罢朝”五日,谥号“文忠”。

  300多年后的南宋,赵构追谥他为“忠烈”,尊为神灵。欧阳修评价颜真卿的书法:“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诗至于杜子美,文之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

  颜真卿的书法,可与杜甫的诗相比。他的事功更加胜出。而他阳刚伟岸的人品,无论是对同朝的奸佞还是敌对的贼人,都是无与伦比的存在。

  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的柳公权,在劝谏唐穆宗时,曾说过一句名言:心正则笔正。颜真卿可谓这种气质的巅峰。王羲之的潇洒,更近于道家李白式的“仙”;而颜真卿的厚重,更符合儒家杜甫式的“神”与“圣”。

  所不朽者,垂百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读古慨叹,颜真卿不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读书人的楷模,官员的典范。

网编:卢志科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