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站在壶口瀑布的峭岩上

2019-11-11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卢锡铭

  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是中华民族的魂,而壶口瀑布是民族魂的图腾

  ◎卢锡铭(作家、广东教育出版社原社长)

  ◎本文责编∕蒋玉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诗人李白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勾画了大河的壮观景象,滔滔河水从数百米宽的河床排山倒海地涌来,然后归于二三十米的“龙槽”,形成极为壮观的壶口瀑布。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据说,当年冼星海是站在黄河岸边,受壶口瀑布雷霆万钧之力的感染,让排空的激浪化作激越的音符,谱写成《黄河大合唱》,这激越的音符激励着四万万中国人民汇成抗日洪流,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读一次黄河”

  黄河,酿就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创造了中华史诗般的历史,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是中华民族的魂,而壶口瀑布是民族魂的图腾。这民族魂坚定多少中华儿女的信念,这民族魂的图腾激励多少有识之士执着追求。

  有两件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其一是我第一次听《黄河大合唱》的情境。1960年,正是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当时我刚在家乡读初一。音乐老师的第一堂课就教我们唱这首歌。音乐老师叫方中导,毕业于广州音乐学校(今星海音乐学院),高高瘦瘦,留一头长发。他一面弹钢琴,一面用浑厚的男高音唱这首歌,那颗大脑袋随着歌曲激越的旋律不停地晃动,那头长发也随之在他那宽阔的前额晃动着。看他那种投入的神态,仿如是《黄河大合唱》交响曲的演奏家。弹唱完这首歌,方老师站在讲台前,激动地说:“我们学这首歌,不仅要学习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还要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之魂。虽然现在不是战争年代,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目前的经济困难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我深信中华民族一定能战胜这场困难。”透过那副深度近视眼镜,我们发现方老师的眼睛闪着一股坚定的光!我们听了他那番肺腑之言,不由得由衷地感动。我们刚入学就听到有关方老师“特别加水”的故事。因为三年困难时期,正是“瓜菜代”的年代,粮食特缺,学校为了让学生能增加点营养,把所有水池都用来养“小球藻”。为了让跑十几公里上山打柴勤工俭学的学生能填饱肚子,学校打报告给镇里申请配给100斤米糠做糠饼,镇里批了,学校张了红榜贴在校门口,因为糠饼在当时已是上等的食物。老师当时已是特优之人,但每天也只能供给4两米(当时1斤为16两)。正值壮年的方老师当然不够饱,他买来一只特大的蒸饭盅,用红漆在盅上写上“特别加水”四个字,意在提醒厨房工友蒸饭时在他饭盅多加一点水,让蒸好的饭烂一点,显得满一点,其实这只能骗骗自己的嘴巴,米一粒也不会多。日子久了,人们发现方老师脸色有点发黄且有点浮肿,经医生检查,得了水肿病。就是这么一个饿肚子的普通老师,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依然那么坚信,那是为什么?那是坚定的信念在起作用。这事虽过去半个世纪,可我仍记忆犹新,越是经过岁月的沉淀,越是感觉这件看似小事的事所蕴含的社会分量!

  其二是著名作家杨羽仪探黄河源的故事。杨羽仪是我的忘年交,我尊他为老师。20世纪末,他已近花甲之年。用江湖的话来说,他已功成名就,著作等身,并在全国获了大奖,当上了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可他却提出要“读一次黄河”“探探黄河源”,目的是“为了养气,养天地之气,养中华民族的正气,使自己的灵魂进入一种新的境界”。1996年5月,他从山东黄河入海口处西行,溯流而上,历时四个月,跨了八个省,行程一万里,终于在青海海拔5000米的巴颜喀拉山找到了黄河源头,于是便有了他后来的《高原苦旅》。他写了近20本书,但这本书写得最苦,不仅是重病在身、跋涉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之苦,且是一个文化人不断考问灵魂之苦。当他站在壶口瀑布更是百感交集,文思泉涌,想不到这考问中华文化源头、考问天地人生的力作,竟成了杨老师生命的绝唱,也许黄河源头便是他灵魂的最后归宿。他走后我写了一篇长篇散文悼念他,题为《黄河源头的绝唱》。这位饮珠江水长大的文化人,血管里流淌的是黄河的文化。

  飞鸟难渡之关

  我是在2015年夏秋之间走进壶口的。那天,下着瓢泼大雨,我们从太原出发,足足跑了六个小时才到壶口,从岸上往河里望,只见袒露的是一望无际的河床,像一堵硕大无朋而又倒放的峭壁,用粗犷且抽象的线条刻满岩画和写满天书,偶尔有一两个水凼也是装满浑浊的黄水。这是黄河数万载冲刷出来的痕迹,让你一望心灵就感到震慑。刚踏上河床,便隐隐传来了雷声,进入越深雷声越大,就是看不到河水更看不见瀑布。同行的小王见我一脸的迷惑,笑着说:“瀑布还没到呢。”

  瀑布,壶口瀑布终于到了。只见两岸峭岩壁上,一瀑飞泻而出,滚滚黄河奔至此,犹如万头猛兽束于牢中,千条蛟龙困于一岸,惊涛怒吼,搏岸击石,飞花溅玉,搅得满天迷雾,靠近岸边大有“岸在云雾中,人在浪中行”之感。

  黄河之水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源流段有星宿海,出星宿海后进入长蓝的鄂陵湖和长白的扎陵湖,这两大姐妹湖积聚了冰清雪水,积聚了博大的容量和无穷的力量。然后穿越几段森严壁垒的峡谷,扶摇北上内蒙古的泥泽与草原,急转一个大弯,气势磅礴地南下,走进满目泪痕的黄土沟壑,走进两岸铜墙铁壁般的深谷。在山西和陕西宜川一带,被两岸苍山挟持,然后收缩、收缩、再收缩,由300米骤然收束为30余米。河水奔腾怒啸,形似巨壶沸腾,跌落深槽,形成落差达50米的大瀑布——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两岸石壁高高峭立,因河口上收束犹如壶口故名。明代诗人陈维藩在其《壶口秋风》中有云,“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是壶口瀑布生动的写照。

  我们正好赶上北方的雨季,暴雨频繁,黄河水位猛涨,壶口秒流量增至1000~2000立方米。著名的黄果树瀑布秒流量仅为16立方米,壶口瀑布约是黄果树瀑布秒流量的100倍,为我国瀑布流量之冠。此时,原来分叉的瀑布连成一片,瀑布宽达100多米,水流从北、西、南三面跃入壶口,激起的水柱直射苍穹,水柱顷刻化作细小的水珠,形成漫天迷蒙的白雾,对岸是陕西地界。观瀑布者早已人山人海,虽只隔百米之遥,我们只能隐隐约约看到迷蒙的人影和飘动的红旗。

  壶口瀑布也一直被传为“飞鸟难渡关”,因为飞鸟一到此,听见黄河在怒吼,看见烟云在弥漫,吓得不敢飞过。不仅是鸟,船也不敢过,也无法过。过去,来往船只每逢行至壶口,都是人在岸畔拉纤绕行。因此,当地从古到今就传承一种奇特的航行习俗——“旱地行船”,俗语说“无水不能行船”,可见这旱行的艰巨。那与黄河咆哮相和的号子,那深一脚浅一脚带血痕的脚印,那被纤绳刮出一道道凹痕的岸岩,都是一首首撼人心魄的诗,要是谱成黄河船夫曲,肯定比俄罗斯的《伏尔加河船夫曲》还要感人。

  那激流是金黄色的

  壶口瀑布的冬天,又是另一番景致。冬天,我没到过壶口,但我弟伟尧拍过一组壶口瀑布冬天的照片,收进他《江山如诗》的摄影集里,其中有一张就选作影集的封面,他要我为他的影集配点文字。其实,冬季黄河水是最少的,可壶口瀑布仍然不失它的震撼力。这封面的画面是这样:飞瀑飞溅的水珠跌落在岩壁上,化作千姿百态黄色冰凌,仿如一冰帘倒挂在天幕,十分奇特,也十分壮观。那飞瀑跌入槽底漫天的激浪,那激流照样一泻千里,那激流是金黄色的,仿佛奔腾的不是河水而是铁流,一河烧红的铁流,一河冒着白烟的铁流。刚好一抹斜阳射来,浪与雾之间飞起一弯彩虹,冰凌、激流、彩虹、岸岩错落成趣,交映生辉,是其他任何名胜也难得一见的奇景。我把这帧照片命名为《华夏血脉》,配的文字是:“这里奔腾的是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后来我弟凭着这影集,拿下“广东十大摄影家”的称号,恐怕跟这照片的冲击力不无关系。

  站在壶口瀑布的峭岩上,凝望壶口飞瀑的雄姿,深深感到中华民族之魂在滔滔黄河上回肠荡气。中华民族有它的气质,有咆哮的雄浑,有奔腾的激越,有奔腾到海不复回的韧性。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多么需要呼唤中华民族之魂的回归,多么需要将民族魂的图腾衍变为现实,把那种信念变为目标,把那种执着追求化为创新的行动,万众一心,朝着一个方向向前飞奔,用一泻千里的激情,用飞花溅玉的智慧,何愁中国不能复兴!

网编:卢志科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