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仁心一片吉祥天

2020-01-13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吴素青

  他那些像空灵一样美妙澄明的诗句流传了下来,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人世间诚挚炽热的感情、无尘无染的真爱、净无瑕秽的灵魂

  ◎吴素青

  ◎本文责编∕蒋玉

  感 悟

  虽然到达拉萨之前听不少人描述过布达拉宫如何宏伟壮观,但向往已久的布达拉宫真实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时,我依然感到震撼——是谁有这样的奇思妙想,在海拔那么高的山上,构建这么辉煌壮丽的庞大宫殿?又是什么让这一群宏伟的建筑历经1000多年岿然不动、依然散发着持久的魅力?整个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坐落于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群楼重叠,排列有序,殿宇巍峨,错落有致,气势恢弘,颇具规模,堪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建筑群——这是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

  1300多年前,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了迎娶大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特意建设了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早期为红色建筑宫殿,白宫是五世达赖喇嘛在后期扩建,他还建立了位于药王山的藏医院。布达拉宫主体建筑分为白、黄、红三种颜色,占主体的白色墙体由石灰、蜂蜜、藏药砌成,代表宁静和平;黄色象征着行政权力;红色的墙,是用红柳枝条筑成,代表宗教。虽然宫内不是宽敞明亮的,过道小,人也很多,不知为何,并不感到局促不适,眼前的藏香氤氲缭绕,一种淡淡的香气弥漫其中,给人详和宁静的感觉。

  晚上,在布达拉宫对面的广场漫步。脑中出现白天看到的一个场景:一位身躯瘦小、皮肤黑红、眸子发亮的藏族老阿妈在布达拉宫前无比虔诚地祈祷匍匐跪拜,喃喃低语,面容安详。陡然间,想起了一句话:仁心一片吉祥天。

  布达拉宫里供奉着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灵塔为黄金铸造,塔里面放置着经过防腐处理的已经圆寂的达赖喇嘛真身。唯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真身没有在此处供奉。关于他的传说很多,留下许多扑朔迷离的故事。

  据说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康熙下旨押解他至京,途经青海湖时打坐圆寂,年仅24岁;也有人说他24岁以后到了内蒙古传经讲学,有十大弟子追随其左右,64岁才圆寂,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境内的广宗寺供奉着他的遗体宝塔……这些至今都还是历史的悬案。但毫无争议的是,仓央嘉措是公认的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他写了很多情感真挚、笔法细腻清新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被藏学家于道泉先生翻译成汉文。其中有一首,国学大师黄侃的弟子曾缄重新加工翻译,广为流传: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几年前,当我第一次读到这些诗句时,实在想不明白,为何在戒律严苛、肃穆庄重的布达拉宫里修行的一个年轻僧人,会如此感性多情,写出如此缠绵悱恻的诗句。

  时隔数年,带着几年前的悬念参观了这个曾经留下他生活起居痕迹的圣地——布达拉宫红宫最高层西南角的其中一座宫殿,原来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寝宫,后改为佛殿——长寿乐集殿。这里,安放着仓央嘉措的宝座及塑像。当我现场静静地瞻仰仓央嘉措相貌清秀文静的金色塑像时,突然悟到:2500多年前的释迦牟尼也曾是凡人,经历体验了人生种种劫难困苦才证悟成佛。回过头来看,当年的仓央嘉措究竟经历了什么、他离开西藏后何去何从、何时何地圆寂等,都已成为历史烟云,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的那些像空灵一样美妙澄明的诗句流传了下来,这是留给我们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化瑰宝。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人世间诚挚炽热的感情、无尘无染的真爱、净无瑕秽的灵魂,可以不断地品味这些净化涤荡我们心灵的诗句,这就足够了。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