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引领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走在前列——专访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党,我们要更好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领导作用,以党建引领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走在前列”
◎《南方》杂志记者∕刘艳辉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李焱鑫
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人民医院是党领导的卫生健康战线的生力军,是党领导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新时代的人民医院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将党建与医改共同部署推进?
成立广东首家公立医院党建研究室,设立“党支部书记课题”项目,把QC小组管理原理引入党建工作……近年来,广东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医”)在党建实践方面进行了实实在在的创新和探索。“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党,我们要更好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以党建引领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走在前列。”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在接受《南方》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
强化党委“保落实”作用
《南方》杂志:去年中办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作用。在这方面,省医有何探索和经验?
耿庆山: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党。按照《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意见》,省医将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医院治理统一起来,制定医院章程,明确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明确党组织在医院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法以及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制度上予以充分保障,使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
《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委需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因此,我们着力对院长办公室和党委委员会职责边界、议事程序进一步进行了梳理明确,重新修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强化“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必须经过党委会讨论决定,规范了医院重大决策行为。这样既保证了医院行政领导班子依法行政,同时也保障党委对“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使党委处于决策系统核心位置。
为强化党委“保落实”作用,不断提升医院服务管理能力,2018年3月,院党委成立作风建设办公室,统筹“党风、政风、行风”工作,同时新设医院服务监管中心,与纪检监察处、审计处、社会与媒体构成党委监督“组合拳”。作风建设办公室与服务监管中心,在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发挥“医院党委巡视组”利剑作用,按照“发现服务问题、发出整改要求、提出监管意见”工作原则,每周深入医院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收集院内院外意见建议。
像抓学科建设一样抓好党建工作
《南方》杂志:省人民医院提出“像抓学科建设一样抓好党建工作”,具体工作中,怎样推动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
耿庆山:2018年以来,为继续像抓医院学科建设一样抓好党建工作,省医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总要求,抓好党建规范化建设及质量建设,构建党建研究平台,开展书记项目课题,打造好党建传播平台。
一是推进白求恩学堂建设。白求恩学堂至2018年底已开展课程近170讲,本年度共开展35讲,其中心身医学培训10讲,形式有讲座、体验式培训、小型会议等,多次对托管医院、对口支援医院进行学堂远程直播,增进医院文化的输出。以医学人文建设为学堂主线,以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为核心,培养“有情怀有技术有温度”的专技人员,打造全国医学人文教育示范基地。
二是成立公立医院党建研究室。2018年7月18日,正式成立广东首家公立医院党建研究室,引进中央党校党建博士担任党建研究室专职研究人员,推进我院党建研究工作。邀请省内外党建专家组成党建研究专家委员会,承担起广东省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探索者和推动者的职责。结合省委巡视整改要求,制定《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建研究科研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明确各党委成员作为课题负责人,开展党建课题研究8项,切实把党建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搞清搞透,形成谋划医院党建发展的智慧方案和实施路径。
三是举办全国医院党建与人文建设论坛。去年12月1日,来自全国医疗卫生单位负责同志和相关代表约400人参会。论坛旨在“通过党建引领,人文助力,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人文医院建设”。经中国医师协会批准同意,人文医学专委会成立人文医院建设工作委员会(学组)。
大医院不能打患者的主意
《南方》杂志: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省医如何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耿庆山:党建工作最终落脚点就是老百姓的获得感,大医院就要有大医院的样子,不能打患者的主意。为减轻患者负担,早在2017年省人民医院就主动提出全面管控耗材价格,平均降幅11%,一年下来可以给病人节约7000多万元。
对于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来说,科技的高度、人文的温度,两者缺一不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让患者有获得感、幸福感,就是最大的公益性。
一方面,省医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彰显服务人民社会责任。目前,省医总注册志愿者为1136人,2018年累计在平台完成志愿者工时12619小时。15支志愿者分队继续坚持开展义诊、CPR培训、病区患儿健康宣教、工疗站探访、门诊导诊、社区医药服务、组织义务献血等常态化志愿服务,平均年志愿服务参与约3000人次。
另一方面,持续开展院内志愿者援疆援藏工作。2018年组织五批志愿者援疆活动,共49名志愿者赴疆,累计开展手术20余例、查房100余例、授课30次;组织一批志愿者援藏活动,8名志愿者在林芝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心脏介入手术、神经内科介入手术和急危重症教学查房、心外科模拟手术培训等志愿服务。
与此同时,为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2018年4月起,医务社工团队增加至8人,在原有贫困患者大病救助、协助OPO工作的基础上,将社会服务焦点聚集延伸到职工群体中来。其中,在制定省医贫困患者大病救助SOP方面,与13家基金会建立合作关系。2018年接受咨询84个,个案跟进23个,链接救助资金140多万元,社工介入器官捐献个案29个。
把支部建在科室
《南方》杂志:根据《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9年的主题是“组织力提升”。对此,省医有何部署?
耿庆山:按照省委巡视整改反馈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我们以“组织力提升”为主题,重点构建党组织对各类基层组织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并按照分工抓好组织实施,支持院长依法依规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
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鼓励干部担当作为。推进“把支部建在科室”,创建模范机关(支部)。做好总支、支部换届以及行政业务部门干部调整,鼓励内设机构负责人与支委交叉任职。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建立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另外,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着力于高层次及骨干人才的引进、博后流动站管理、博士工作站管理、人才计划及奖项申报等工作的推进实施。
网编:卢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