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聚力创新,唱响政协“好声音”

2019-02-25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刘龙飞

  

  过去一年,广东省政协各项工作在创新中不断突破。围绕省委工作部署,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

  ◎《南方》杂志记者∕刘龙飞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李焱鑫

  首次在会议期间成立临时党委和44个临时党支部,将各组出席和列席人员中的中共党员全部编入临时党支部;首次举办“委员通道”和记者会,为委员发声提供更好的平台……2019年1月26日—29日召开的广东省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以下简称“省政协会议”)上,一系列全新做法让参会人员眼前一亮。

  而一项项举措的背后,充分体现了本次省政协会议的特点,也为近年来广东省政协工作不断追求创新提供了最新的注脚。

  从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和专题调研,到完善“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等协商平台,再到推动多项意见建议转化为具体的政策,过去一年,省政协各项工作在创新中不断突破。围绕省委工作部署,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从聚力创新出发,广东省政协工作正在新起点上不断走向新的高度。

  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智力

  1月27日上午,珠岛会堂,20位省政协委员和3位列席代表登台发言。面对在场的参会人员和众多媒体,委员代表们围绕粤港澳磁悬浮列车、滨海旅游公路、民宿协会、职业农民职称评定、疫苗产业基地等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

  针对一些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建议,是每一届省政协会议的“例牌菜”,也是委员代表们履职的主要方式。据统计,本次省政协会议上共收到提案830件。其中经济类227件、科教文卫类242件、统战政法劳动人事类105件、综合市政环保类256件,涉及经济、文化、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多个重大议题。

  “2018年,省政协常委会共召开议政性常委会2次,专题协商、对口协商4次,提案办理协商20多次,专题调研视察30多次,一大批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具体的政策举措。”1月26日的开幕会议上,省政协主席王荣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时表示。

  王荣介绍,一年来,省政协紧扣民营经济、实体经济、数字经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重点,发挥“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等协商平台作用,打响广东协调民主品牌,积极开展协商议政和调研视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围绕“以数字经济为抓手、推动我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议题,组织委员和专家学者到7个地市和上海、江苏实地调研;创新“政企面对面”协商形式,企业家代表和委员代表就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等各抒己见、广泛协商……对多位省政协委员来说,正是这些落到实处的调研和高效的沟通渠道,为他们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提供了保障。

  从牢牢把握新时代广东发展特征出发,省政协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凝聚智力。而多个提出的建议得到满意的答复,则让委员们感到振奋。2018年,政协委员提出提案888件,经审查,立案708件,截至2018年12月31日,提案已100%办复,当年已经解决或采纳的占59.2%。省政协的专题报告、委员和粤商意见建议等均得到省委、省政府积极回应,大部分意见被吸纳到相关具体措施中。

  打造新时代政协新形象

  以创新的方式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展现新时代人民政协新形象,是省政协过去一年工作的重点,也是激发政协活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

  在会议期间成立临时党委和临时党支部,是本次省政协会议中引人关注的亮点之一。会议期间,以大会的各小组为单位,成立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委员组、列席人员组以及工作人员组共44个临时党支部。将各组出席和列席人员中的中共党员全部编入临时党支部,实现会议期间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

  王荣介绍,过去一年的工作中,省政协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突出政治标准,强化担当作为,推出一系列全面加强政协党的建设举措:召开全省政协系统党建工作座谈会,对政协系统党建工作作出部署;健全省政协党的组织领导体系,设置5个专委会分党组,将往各地市的省政协委员编入专委会实行双重服务管理,并在出省考察调研、出访等履职活动中成立临时党支部……

  通过组织学习培训着力提升政协委员的政治素养、专业能力,是省政协工作的另一项重点。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过去一年,省政协分两期在省委党校组织委员集中培训,共有720多名委员参加,参训率达92%,创省政协历次学习培训纪录,切实提高了委员的政治站位和履职能力。

  通过建立健全界别发言人制度,设立35位界别发言人,及时传递政协声音。利用各种媒体渠道,策划推出政协履职活动的报道。省政协加快了加强与外界沟通、更好塑造对外形象的步伐。

  “安全无小事,校园安全亟待立法”“要促进我省电动汽车与电网协调发展”“政府要鼓励国有银行带头主动向民营企业融资贷款,帮助企业‘充血提气’”……1月26日上午,省政协会议开幕式前,6位委员在“委员通道”回应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而多位省政协委员认为,这种把镜头对准委员、把话筒交给委员的做法,能让他们的声音更多传递出来,起到更好的履职效果。

  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2018年10月24日,全国政协召开第一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资政。

  协商会在广东设分会场,3个多小时的会议时间里,共有3位政协委员争取到现场发言机会。发言过程中,国家部委负责人不时作出回应、互动。

  这种基于互联网方式的“面对面”沟通,获得了不少省政协委员的高度点赞。他们纷纷表示:“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远程面对面协商,及时传递党中央声音,实现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与政协委员的互动,极大地提高了政协协商民主成效。”

  借助网络等平台的作用,用创新的方式提升政协委员的履职质量,正是省政协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发力点。王荣指出,要通过健全协商议题选题机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征集议题,研究发挥界别作用的方式方法等,把履职质量导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各项履职活动从注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把提质增效贯穿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

  在对履职形式进行创新的同时,更加关注履职内容的创新。《南方》杂志记者注意到,聚焦重点内容,关注难点问题,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建言献策,是省政协在新时代工作新的方向。

  2018年12月,在不少政协委员提案准备阶段,广东省政协办公厅发出公开信,呼吁省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提案不在多而在精,要更加注重质量,不以提案数量论英雄。而从此次省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的提案来看,体现了更加注重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的特点。

  据统计,此次省政协会议收到的提案中,涉及经济发展的提案数量最多,共262件,占提案总数的31.57%。主要涉及粤港澳大湾区、“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建设科技创新强省、优化营商环境、外贸外资发展、乡村振兴、金融创新和监管、交通等。围绕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事业与人才培养、养老保障、精准脱贫、就业保障等问题的提案179件,占提案总数的21.57%。

  王荣表示,在新阶段工作中,省政协将盯紧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汇集各方面专门人才,集中优势智力资源,从不同角度找准短板,提出建设性、批评性的意见建议,共同推动广东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

网编:卢志科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