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中国之治”背后的制度“密码”

2019-12-23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张杨 洪向华

  ◎张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博士]

  ◎洪向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组督学,教授]

  ◎本文责编∕殷立飞

  “中国之治”是彰显我国制度优势的最有力证明,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提升制度自觉的现实根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中国之治”的背后,正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利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今天,我们对“中国之治”充满自豪和自信,究其根源是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的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这一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因此,破解“中国之治”创造的奇迹之谜以及全面实现“中国之治”,须从制度“密码”开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

  一个国家制度选择和治理体系建构,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只有深刻、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何而来,才能坚定“中国之治”的自信之源。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历史的维度。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传承至今,与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形成的一整套系统严密的国家制度体系密不可分。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无数仁人志士开启了探寻救亡图存的国家制度和治理方式的历史新篇。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带来了能够实现民族解放与民族复兴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新希望。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科学运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历史前提和政治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制度属于上层建筑,是强制性约束与思想价值认同的辩证统一。制度的形成、完善与发展必须有文化沃土的滋养。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历史悠久的制度文明传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底气,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最深层的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印记,在满足人民群众对制度的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激发了制度创新和制度改革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关键就在于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规律的科学把握和实际运用。

  新时代,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把“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内化于心,外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更好的制度指导更好的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的制度优势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只有以鲜明的制度优势确立制度话语的现实根基,才能解释好“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在科学把握制度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与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13个“显著优势”进行了系统论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这13个方面的制度优势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关键是把握好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价值优势以及全面依法治国这一独特优势。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南的政党,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国家稳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根本保障。建党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思想理论以及严密的组织纪律,不断完善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像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一样拥有如此强大的组织力、领导力和号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的巨大成就使其优势才刚刚显露。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下,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定会给世界以更大的震动。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那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为理论根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新中国成立的筹划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军队叫人民解放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其一,是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人民确定为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保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事务;其二,是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活力的制度保障。因此,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要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核心价值目标。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我国政治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全面依法治国是介于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之间的法治规约和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依法治国,是解决我们事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增强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群众认同基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就要坚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为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病提供稳定的法治环境,确保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如期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支撑“中国之治”的基础性安排

  “中国之治”本质上是指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把制度优势转化成治理效能的集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全面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制度支撑和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破题之钥、奠基之石。

  “中国之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制度的好坏,不是以制度的设计程序是多么合理为衡量标准,也不是以制度的使用者多么广泛为评判依据,而是要看制度是否给历史的主体,即人民群众带来了切实的好处,是否能够长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推动历史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制度的优越性在于执行后的效果呈现。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实现了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凤凰涅槃般的蝶变,向世界上那些唱衰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国家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之道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是新中国向世界制度文明贡献的制度智慧。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定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目标的“三步走”时间表与党的十九大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步骤相呼应,在具体实施和执行的战略安排上实现了中国制度与“中国之治”的协同呼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换为治理效能,不仅要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要把制度贯彻落实到国家治理的各领域各行业之中,以“中国之治”确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确保“中国之治”的全面实现。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