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深度凝聚力量
首页
往期
南方
杂志简介
单位公告
官方媒体

金笔的现身与未了之情

2019-08-12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蒋玉

  ◎《南方》杂志记者/蒋玉

  我从哪里来?

  这是大树对根脉的追问、烈火对薪柴的追问、水滴对江河的追问。“溪碧金笔”的这一程追问也是如此。

  从7月初首次见到金笔,到7月30日至8月2日南方杂志微公号连续三期以《笔从溪碧来》为题开辟专栏,再到《南方》杂志重磅推出《笔从溪碧来》特别策划,“溪碧金笔”的故事在悬念重重、柳暗花明之中,牵引着读者的心。来自各方面的反馈,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一支金笔给读者带来的感悟、震撼,甚至有读者主动加入我们的探寻,发来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7月26日,上海英雄金笔厂的“老法师”刘康定展开放大镜,轻轻摩挲着宿命般回到出生地上海的“溪碧金笔”。“五成赤金,12K。”他说,“这是当时金笔最好的合金配比。”

  是的。绝佳的成色,使得它既不会像18K金一样失之于软,禁不得磨砺;也不会像8K金一样,硬邦邦的易被墨水腐蚀,难挡岁月—一如这支金笔的故事,有亲情之柔,有铁血之硬;有时光之美,有硝烟之悍—暗暗隐喻了它异乎寻常的分量。

  溪碧金笔的分量在于,它浸润了亲情的感恩和人性的光辉。大年廿九等在村口的姐夫、交到大舅仔手里的“传家宝”是亲情的召唤,而黄峨数十年的念念不忘、倾情回馈,甚至笔力千钧、敬业赤诚都是源自恩情的回应—人性最亲最暖不过如是。

  溪碧金笔的分量在于,它折射着中国近百年奋斗与牺牲的家国历史。92年前,陈妈家经历着枪林弹雨的洗礼,而如今,他的曾孙女已经走进大学,在窗明几净中放飞梦想—这是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时代共鸣。

  溪碧金笔的分量在于,它饱蘸着党与人民的不变深情。水珠叔冒着生命危险请医买药的足迹在那里,溪碧村支书陈发生等人为革命后人陈英锦的生活改善而奔走的足迹在那里,汕尾立法保护红色资源的调研足迹也在那里—深情依旧。

  溪碧金笔的分量还在于,它镌刻着初心的传承、使命的传递。从战旗高擎的南昌起义到农运如火如荼的海陆丰,从传承着红色基因的关勒铭,再到报道出来后《南方》杂志互动平台涌进来的无数初心感动,清清楚楚地展示出初心的传承之脉—历尽峥嵘、历久弥新。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江西于都考察时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溪碧的故事并没有结束。7月29日,记者将金笔交还给黄峨时,他与我们探讨:溪碧村什么时候能够像一山之隔的下埔村一样,真正把红色故事、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起来,让村里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是老党报人黄峨的未了之情,也是《南方》杂志《笔从溪碧来》系列报道的未了之情。

  广东是近现代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心之一,红色资源极其丰富。新中国成立前的20余年间,从中共三大召开、建立黄埔军校,到建立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建立全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广东革命风起云涌、薪火相传。目前,广东现有的12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中有87个县(市、区)有革命老区或苏区,其中13个县(市、区)属于原中央苏区县(市、区)(梅州市则全市属于原中央苏区范围)。

  深厚的革命传统给老区苏区带来了荣耀,但令人扼腕的是,因为区位、历史等原因,老区苏区的发展建设之路也充满崎岖,导致在一些人心目中,老区苏区几乎成了落后、贫穷的代名词。

  权威信息显示,在广东2277个省定贫困村中,老区苏区占61%;原中央苏区和海陆丰革命老区仍有近5万人尚未脱贫,占到全省的43%;2018年,广东13个原中央苏区县人均GDP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三成、全国平均水平的四成!

  如何振兴老区苏区?如何充分挖掘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这是广东的必答题,也是广东的“心头事”。《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对重点老区苏区的24个县(市、区)专项财力补助由每年3000万元提高到4000万元;对其他老区的45个县(市、区)每年新增安排1000万元的专项财力补助。

  厚重的“黄峨之问”是每一个有政治责任感的共产党人之问,如今答案正在一点点书写。我们确信的是,溪碧的未来必将在更多的初心传承中续写,也必将于冥冥中呼唤和凝聚更多肩负使命的人来关注老区苏区,关注更多的“溪碧”们,关注那些老一辈共产党人以生命照亮过的地方,因为让老区苏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使命和责任。

  初心灼灼闪耀,金笔熠熠生辉。或许,在国庆70周年前夕“现身”的金笔最重的分量,藏在闪烁着共产党人初心之光的“黄峨之问”中。

  读者声音

  《笔从溪碧来》特别策划在南方杂志微公平台连载后,读者发来了非常多热情洋溢的评论。这些情真意切的声音里,暗藏着初心的共振与延续……

  大道至简

  一口气读了三篇文章,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周总理是我最敬重的国家领导人!他在治病身体康复后“救命之恩,金笔相赠”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们今天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学习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带着对群众感恩的情怀,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家有儿女

  我是汕尾陆丰甲子镇人。我听过总理在海陆丰的故事,也看过总理在海陆丰走过的地方,但我从没有像今天一样有如此的强烈感受—历史是这么的真实可感!通过一支关勒铭金笔,抽丝剥茧,向我们还原了周总理在海陆丰大地上浴血奋战的革命岁月,原来红色革命岁月离我们并不遥远!

  德善持修

  一支钢笔,充分体现了革命老前辈、党的领导人和人民鱼与水一般的密切关系,也是老一辈革命家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幸福的生动体现。《南方》杂志的红色故事引人入胜,是红色宣传教育的创新方式。

  风雨兼程

  1927年10月13日,总理从流沙进入陆丰,几乎每到一个村,都与革命群众建立亲密关系,并把随身所带的东西赠送给革命群众:在南塘的龙岭兰湖村,送给掩护他的群众一件毛毯和一件虎皮毯(已遗失),在南塘建宁村送给革命群众两支手枪(也遗失),在碧溪村赠送一支金笔。岁月荏苒,但岁月静好,怀念我们的周总理,倍感总理的崇高和伟大。感谢《南方》杂志为我们写出如此美好精彩的作品。向您致敬学习!

  《笔从溪碧来》特别策划

  更多精彩视频、图片,敬请扫码关注

网编:陈冰青

本网站由南方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nanfangzazhi@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0025432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57号

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南方杂志社·深度凝聚力量

Copyright 南方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